百老汇app登录官网

镇安县永乐镇推行信访调处“一卡制”成效显著
打印

  永乐镇是镇安县第一大镇,地处全县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矛盾高发,林权、土地纠纷、基层干部违纪等矛盾十分突出,全镇的信访量居高不下,越级访屡禁不止;而对信访问题的逐级盲目批转,导致群众反复上访,有的信件下转四五级,批示五六次,拖沿七八年,信访矛盾沉积很多。对此,镇党委、政府,纪委深感传统的处理信访的方法太滞后,从2004年起在全镇推出了信访调处工作“一卡制”的管理办法,建立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解的长效机制,较好地破解了信访难题。截止目前,群众所反映的问题全部得到解决,未出现一例重复访和越级访,切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

  一、高度重视信访调处工作,建立健全工作体制。该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镇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党政办、信访办及镇属其它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17个村“两会一户”;成立了3个社区“一区三队”等组织机构;配齐了村级治保、调解主任和社区专职治保、调解主任共40名。配备了专职信访干部,定期进行集中培训、讲解法律知识及矛盾纠纷调处知识,加强调处能力。

  二、积极推行信访调处“一卡制”,构建双向监督机制。凡上访群众由镇信访室负责统一接待,并填写“信访卡”,此卡一式两份,上访人、信访接待室各执一份,持卡人凭此卡直接找办案人接洽或办理有关信访事项,形成了主要领导向责任人、承办人做安排;信访者向责任人、承办人要结果的双向催办机制。同时,信访者的卡片让当事人双方知道谁来处理,怎么处理,又可形成双方监督机制。“信访卡”上有编号、信访人姓名、承办人姓名、接待时间、简要内容、持卡人要求解决的问题、限期调处时限、结案时限、领导批示意见及办理结果、信访者回访签名等内容。对信访者反映的问题严把“入卡关”,对确定需要解决问题的上访户严格按程序进行登记处理并填卡,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对个别无理取闹严重且影响社会治安和机关正常办公程序的人员,依法追究责任;对借上访制造群体性事件的个别别有用心人员移交司法部门严肃查处。

  三、建立信访调处后期回访跟踪服务机制。把经过“一卡制”调解处理的信访案件按季度分类归档,分别将其确定为关心案件、基本放心案件、放心案件三类。实行动态管理,坚持“谁承办、谁回访”的原则,切实做好信访调处案件的后期人心稳定工作,严防重复上访案件发生,使信访调处“一卡制”工作有始有终。

  四、建立诚信和责任追究制度。由镇纪委牵头,组成有关部门参加的督导检查小组,每季度对信访调处案件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一是坚持“谁承诺、谁兑现”的原则,领导干部不准乱表态、乱批条、乱签字,处理问题依法、公平、公正,不能引发新的矛盾。大事集体决策,承诺量力而行。二是仔细划分矛盾纠纷。镇上将排查到的各类矛盾纠纷按照形成原因、管理权限、办理时效进行划分,以查找症结,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从成因上将信访问题划分为家庭婚姻纠纷、宅基地纠纷、土地纠纷、林权纠纷、产生经营纠纷、邻里纠纷、其它纠纷等;从管理权限划分为镇、村处理范围的纠纷、涉迁国家政策纠纷;从办理时效划分为多年上访久拖不决纠纷、问题处理不彻底导致的重复上访纠纷、潜在的隐患纠纷。三是实行责任追究。根据矛盾划分的情况,规定案件一月内解决,重大信访案件不得超过2个月,限期内不能解决问题的责任人和承办人,视其情节给予不同程度的党纪政纪处分,年终不能评为优秀公务员,承诺群众违反行政法规的公务人员的起诉权利。

  永乐镇推行信访工作“一卡制”以后,短期内收到明显效果,有效地解决了信访调处工作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是落实了信访责任。该镇通过推行信访调处“一卡制”明确了信访调处的责任人和承办人,使上访者明白了找谁解决问题,增强了牵头领导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安山村村民苏文宇、苏文海兄弟两人,为不到10平方米的宅基地纠缠了十多年,双方为这点事花费了近万元的上访费用,数次协调未果。镇信访调处“一卡制”实施后,经主要领导批示由镇派出所协调解决,镇派出所所长和指导员亲自和包村干部一起,仅用了三天时间就做通了兄弟二人的思想工作,使矛盾很快得到解决。

  二是畅通了信访工作的渠道。过去对于群众上访的问题,经常出现镇上与村组或者县上有关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如今实行了信访调处“一卡制”后,凡是镇内群众上访的问题,坚决做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并结合“安全永乐”创建工作的要求,将问题就地消化。山海村一组老上访户郑光勤,以1992年社教期间,社教队员将其打伤为由,先后十余年到镇、县、市反复上访,今年镇上通过“一卡制”把他的问题落实给包片副镇长郝帮瑜,郝副镇长先后十多次到郑家讲政策、讲法律,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千方百计帮助他发展家庭经济,终于消除了其思想顾虑,使连续十余年的上访户不再上访。

  三是化解了当地的不安定因素。近年来不少地方出现了由于当地信访案件处理不善转化为刑事案件的教训,实行“一卡制”后有效地克服了这一现象。该镇镇城社区三组、七组因组上财务问题及原任组干部在事务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引发了30多人到县政府静坐,影响极为恶劣,镇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半小时内赶到县政府将上访者劝回镇政府并按“一卡制产”要求,将上访问题迅速落实到牵头部门和领导,只用不到四天时间就解决了两个组的财务清理问题并予以公开,同时按照法定程序重新选举了新组长,制止了事态的扩大。四是减少了群众信访的数量。该镇今年四月份实行信访调处“一卡制”以来,全镇无一例越级上访事件发生,信访量较过去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信访调处工作由过去干部头痛的事变成了按程序办理的正常工作,使镇上领导能从事务纠缠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抓党的建设、抓经济发展,收到了干部顺心、群众满意的效果。

  

文章来源:(信访室)


上一条: 柞水县纪委监察局包村扶贫坚持“五个结合”
下一条: 镇安县严明纪律确保抗灾救灾工作顺利进行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
sitemap、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