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陕西省汉中市在推进政务公开过程中与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创新等改革措施紧密结合,整体推进,从而充分发挥出政务公开的综合效应。
政务公开与政府效能建设相结合。汉中市委、市政府通过政务公开,从制度上促进作风转变。市、县两级政府全面实行了首问负责、服务承诺、限时办结、失职追究、效能投诉和绩效考评六项制度。由于政务公开和效能建设的有机结合,二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违规审批、收费和推诿扯皮、拖延时限等行政不作为现象大大减少,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政务公开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相结合。汉中市在推行政务公开中,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2002年以来,全市已分别开展了第一轮、
第二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目前正在积极进行第三轮改革。对于保留的审批事项,实行办事程序公开,强化后续监管,使审批事项、审批条件、审批程序和审批时限公开透明,实行“阳光下的审批”。
政务公开与落实“四项制度”相结合。建设工程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是对腐败高发领域的源头治理。在推行“四项制度”中,汉中市认真实行了交易信息、交易过程、交易结果“三公开”,规范事权运作,增强了透明度,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推进了市场化配置,减少了权钱交易的发生。
政务公开与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相结合。汉中市始终注意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问题入手,抓好政务公开的同时,不断规范和完善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校务公开,将学校的教育收费、招生考试,医院的药品价格和医疗检查价格,农村费改税,救济款物的保管和使用等,定期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政务公开与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相结合。在推行政务公开工作中,汉中市把改善投资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明确规定凡涉及全市性的招商引资、重点工程建设项目、重要商贸活动、重大资金安排等都要事前将政策、计划、程序、项目、标准等全都向社会公布。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受理投资举报。
(2005年1月21日)
文章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