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开展以来,黄龙县纪委监委坚持高位谋划部署,压紧压实整治责任,排查起底问题线索,推动集中整治有力有序开展。
该县纪委监委负责统筹主抓,成立集中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集中整治工作安排》,组建13个工作专班,设立6个监督工作组,压紧压实11个领域工作责任,形成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协同共治、各级同频同向发力的整治格局。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办案机制优势,一体推进监督检查、线索处置、审查调查上下贯通,夯实班子成员包抓案件责任,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包抓重点案件53件,立案44件,党纪政务处分35人,移送检察机关5人。持续深化协作办案机制,构建“县纪委监委班子+乡镇纪检监察干部”的协作网络,由县纪委监委指导2个协作区统筹人员力量快查快办,立案查处3件3人,组织处理3人。强化对集中整治中涉及村务公开、惠农资金使用等事项全程监督,及时化解群众诉求和矛盾,不断推动监督触角向基层村组延伸。
同时该县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重点民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扫黑除恶四方面11个领域整治任务,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认真分析研判,确定乡村振兴、教育、生态环保3个重点领域,每个领域确定2至3个“小切口”,依托“室组”联动、“组组”协同监督机制,明确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工包抓,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组协作监督的责任分工,下发《工作提示》9期,督促相关部门主动扛起主体责任,整改中央、省反馈问题12个,督促各部门单位排查整改问题277个、移交问题线索43件,立案34件,党纪政务处分29人。坚持用好案件查办成果,针对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中发现的个性问题靶向发力、精准纠治,对共性问题、行业性问题加强类案分析、下发纪检监察建议8份。
此外,该县纪委监委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县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充分发挥统筹牵头抓总、协调各方作用,针对集中整治中发现的突出问题、暴露出的管理漏洞,监督指导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破解堵点和问题易发风险点、补齐制度建设短板,修订完善《黄龙县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52项,形成一条管长远、管根本的制度“链条”,持续规范权力运行。制发《乡镇纪委与村务监督委员会协作监督责任清单》《乡镇纪检监察协作监督办案工作安排》,夯实班子成员分工包抓和纪检监察室联系“组地”责任,推动建立健全“室组”联动、“组组”协同、“室组地”协作监督机制,优化整合基层资源力量,持续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监督,不断巩固集中整治工作成果。(黄龙县纪委监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