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纪委监察局从2005年9月开始,在全县全面推行 信访调处“一卡制” ,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1至9月全县纪检监察系统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98件(次),较2005年同期164 件(次)减少了66件(次),下降了40.3%, 其中乡镇纪委受理群众来信来访 38件,较去年同期65件下降了27 件,信访调处“一卡制”的实行,不仅有效地解决了推委扯皮现象,提高了办事效率,而且大幅度的降低了信访量,及时有效地化解了不安定因素,有效的维护了当地社会稳定。
为了切实抓好全县信访调处“一卡制”工作,县乡两级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纪委书记为正副组长,吸收党政办、信访、各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信访调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村级治保委员会、协调委员会,治安中心户等治保组织。规定在信访调处工作中,对发现属地有群众上访的,由信访室统一负责接待,并填写“信访卡”,由上访人、信访接待室各执一份,持卡人凭此卡直接找办案人接洽或办理有关信访事项,承办人要限期调处结案或回复。他们严把 信访 调处“入卡关”,对确属需要解决问题的上访户严格按程序进行登记处理;对个别无理取闹严重影响社会治安和机关正常办公秩序的人,依法追究责任;对借机插手利用群体性事件上访的别有用心的人移交司法部门严肃查处。并建立信访调处后期回访跟踪服务机制,把调节处理的信访案件按季度、半年、一年分类归档,分别将其确定为关心案件、基本放心案件、放心案件三类,坚持“谁承办,谁回访”的原则,严堵重复上访案件发生,使信访调处“一卡制”工作有始有终。
信访工作“一卡制”的推行,增加了信访工作及牵头领导的工作责任感和紧迫感,使得群众反映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永乐镇山海村一组老上访户郑光勤以1992年社教期间社教队员将其打伤为由,先后十余年上县赴市到镇反复上访, 永乐镇通过“一卡制”落实给纪委书记郝帮喻处理,郝帮喻教育他上访维护自身权利,但不能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秩序,并帮助他努力发展产业,搞好家庭经济,消除了其思想顾虑,使这一连续十余年的上访老户息诉罢访。青铜关镇阳山村四组董焕成1990年与其兄因林地发生纠纷后,在法院处理无果的情况下,反复到镇上县赴市上访,今年3月青铜镇纪委通过“一卡制”将该上访户落实给包片领导张撑柱,张撑柱以亲情重于一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做工作,最后两兄弟各自让步达成协议,使这一进入司法程序都没能完满解决的上访事项得以彻底解决。
文章来源:(镇安县纪委)